当前位置  首页 >  商标资讯中心 >  笑疯了商标秘密:小公司商标申请数超阿里腾讯,囤积商标是门好生意吗?

笑疯了商标秘密:小公司商标申请数超阿里腾讯,囤积商标是门好生意吗?

  • 作者: 十象知识产权 发布时间:2024-01-13 06:41:17
  • 摘要

    笑疯了商标秘密:小公司商标申请数超阿里腾讯,囤积商标是门好生意吗?

  • “还以为遇到诈骗了。”邹先生注意到,传票上面的案由为“侵害商标权纠纷”,觉得更加“莫名其妙了。”

    笑疯了商标秘密:小公司商标申请数超阿里腾讯,囤积商标是门好生意吗?图
  • 《商标法》第15条第2款适用的条件是“具有特定关系而明知他人商标存在”,对于“特定关系”的界定,第15条第2款采取了举例加兜底的立法模式,除合同关系、业务往来关系之外,其他“代理、代表关系”之外的特定关系,基于该特定关系能够明知特定关系对方的商标存在的,亦属于第15条第2款所规范的范畴。根据《商标审查及审理标准》,“合同、业务往来关系”是指双方存在代表、代理关系以外的其他商业合作、贸易往来关系“其他关系”是指双方商业往来之外的其他关系。对合同、业务往来或者其他关系范围的界定应当从维护诚实信用原则立法宗旨出发,以保护在先权利,制止不公平竞争为落脚点,只要因合同、业务往来关系或者其他关系而明知他人在先使用商标存在进行抢注的,均应纳入本款规定予以规制。常见的合同、业务往来关系包括(1)买卖关系(2)委托加工关系(3)加盟关系(商标使用许可)(4)投资关系(5)赞助、联合举办活动(6)业务考察、磋商关系(7)广告代理关系(8)其他商业往来关系。常见的其他关系包括(1)亲属关系(2)隶属关系(例如除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代表人以外的其他普通员工)因存在上述关系以外的其他关系而知晓在先商标的,属于本款规定的其他关系。根据《商标授权确权司法解释》第16条,“其他关系”包括亲属关系、劳动关系、商标申请人与在先使用人营业地址邻近、商标申请人与在先使用人曾就达成代理或代表关系进行过磋商但未形成代理或代表关系、商标申请人与在先使用人曾就达成合同、业务往来关系进行过磋商但未达成合同、业务往来关系。

  • 知名企业筑起“商标护城河”

  • 除了阿里巴巴和小米,从现今不少知名公司的商标注册情况上,都可以看到这种现象。

  • 以知名辣椒酱品牌“老干妈”为例,“老干妈”公司曾注册过192个商标,围绕核心品牌“老干妈”修筑了一条商标护城河。许多衍生词如“老幹妈”、“老干爹”、“老姨妈”等,都已被“老干妈”公司申请为商标。然而,仍然有不少其他公司也在抢注商标,看上去似乎是想尽力地靠拢“老干妈”这块招牌。

  • 这些看上去令人发笑的情况,背后却牵扯到真金白银的法律较量。

  • 大公司对商标保护的重视,在现实中仍被屡屡挑战。如“老干妈”公司和不少其他主业为做辣椒酱的公司,存在过在商标上的法律纷争。

  • 举例来说,2009年,南京阿庆嫂公司曾向商标局申请注册“老大妈”商标。2012'>2012年3月,老干妈公司向商标局提出近似商标申请,商标局驳回了老干妈的申请,对争议商标“老大妈”予以核准注册。于是老干妈公司展开了多年的上诉,几番波折后,案件被上诉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 “老干妈”和“老大妈”的商标对比/图片来源:上海商标研究所

  • 2016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阿庆嫂公司申请注册的“老大妈”商标,构成对老干妈公司持有的驰名商标“老干妈及陶华碧头像”与“老干妈”的摹仿;在腌制蔬菜、花生酱等其他指定使用商品上的注册申请不予核准。

  • 2012'>2012到2016年,“干妈”大战“大妈”的戏码,持续了4年。

  • 谁在注册商标?谁能注册商标?

  • 近期,知名B站UP主“敬汉卿”发布视频称,自己使用22年的名字“敬汉卿”,已被一家公司抢注为商标,对方要求他立即停止使用此名在各大平台发布作品,否则将采取法律措施。

  • 敬汉卿的遭遇,遭到了公众对“商标抢注”的讨论。

  • 在我国,商标注册人所申请的商标,只要能够通过国家商标局商标局的审核,就可以享有商标的使用权。

  • 抢注“敬汉卿”一名的,是一个叫做“镜湖区知桥电子产品销售部”的个体工商户,其公司地址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注册资本仅为20元。然而这样一个个体工商户,却申请注册了上百个商标。

  • 这家公司的行为并非孤例。澎湃新闻(www.10xiang.net)发现,在去年申请商标最多的前100实体中,只有少部分是腾讯、百度这样的大型企业;大部分的申请实体,都是注册资本小于100万元的公司,这些公司的注册时间很多不到两年,且“批发业”是这些公司的主要行业。

  • 2018年商标申请量最多的公司是腾讯公司,第二名的是一个叫做“广州朗佰商贸有限公司”的批发业企业。该公司在2018年这一年内申请了6000多个商标。这让人不禁疑惑:这些公司和个体户,需要这么多商标做什么?

  • 申请注册商标是有成本的,按照商标局所规定的受理商标注册费来算,一个商标的受理费用要300元(纸质申请),以上述的“广州朗佰商贸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在2018年申请了6506个商标,商标申请的时间集中在1月和3月的特定几日。其在商标上的花费就至少接近200万元,甚至超过了该公司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 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曾在2018年,抽查过该公司是否存在商标违法行为。然而在该公司的商标使用、代理、印刷方面,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最终未认定存在问题。

  • 澎湃新闻就上述现象,采访了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的王辉律师,他表示:非常小的公司、也可能会申请注册上千个商标,公司注册商标的上限是没有规定的。理论上,商标和商品紧密相关,贴在商品上的商标,能标明商品的信誉。而实际上,这些注册资本很小的企业可能根本没有这么多的商品需要商标,因此这些公司申请了大量的商标,可能是为了产生收益。

  • 拥有商标并转让可能得到怎样的回报?有一个例子可以参考。

  • 2015年10月份,河南商人余春永,因当时电视剧《花千骨》热播,看到电视剧里面有个新词“洪荒之力”,于是花了1300元申请了“洪荒之力”商标;由于奥运会时游泳选手傅园慧受访时,带火了“洪荒之力”一词。最终余春永以100万元的价格,将“洪荒之力”商标转让了出去。

  • 虽然未有报道显示余春永在刻意囤积该商标,而是他不经意间就促成了一桩生意,但这样的生意,在并未有法条禁止商标囤积且转让的前提下,客观上促进了商标囤积现象的加剧。

  • 数据显示:“商标投资公司”高管法人扎堆

  • 在注册金额小于100万的公司里,还存在高管和法人扎堆的现象。根据天眼查企业信息数据库,勾画出他们的人际网络,可以看出其中有一些公司组成了几大“商标投资集团”。

  • 在这个网络中,拥有最多公司法人身份的,是“广州朗佰商贸有限公司”的监事谢颖贤。他所担当高管的14家公司2018年一年内申请商标的总和,高达25921个;甚至超过了腾讯、阿里两家巨头一年的商标申请量,分别是6830、3421个。

  • 这些囤积的商标名的名称有何特征呢?申请记录显示,这些公司申请的大部分名称没有太强关联性。

  • “广州朗佰商贸有限公司”申请过的部分商标/图片来源:国家商标局商标综合检索系统

  • 大量囤积商标,如何界定是否“越界”呢?

  • 王辉律师告诉澎湃新闻:如果商标侵权方恶意比较明显,有囤积商标以盈利的可能,那么作为商标侵权的一方,在司法案件中败诉的可能性会很大。如敬汉卿一案,如果敬汉卿一方能够证明对方没有在商品上使用“敬汉卿”这一商标的必要,那么据此证明对方存在恶意并胜诉,是完全有可能的。

  • 华东政法大学*汤韬的硕士论文中,统计了100例商标恶意抢注的案件。这100例案件均为大量涉及恶意抢注商标、均已做出终审判决的行政案件。法院最终认定构成“恶意”抢注的案件达86起,不具有“恶意”的案件共14起。以其中一起判定为“恶意”的案件为例,法院在判决时主要认为,侵权公司“以不正当手段抢先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 囤积商标进行交易的空间正在收窄

  • 囤积商标进而进行转让在前几年可能是个好生意,但在近两年,囤积且转让的空间正在收窄。

  • 2019年2月12日,国家商标局就《关于规范商标申请注册行为的若干规定》公开征求意见,该规定明确强调,应根据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实际需要,申请商标注册。短时间内大量申请商标注册,明显超过合理限度,会被视为“非正常申请注册商标”。

  • 4月2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部分条款修改的决定,新增了条款“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应当予以驳回”。该修改条款自今年11月1日起施行。

  • 对申请注册大量商标的限制,在近两年的商标申请成功率上就已经有所体现。观察2017年与2018年商标申请量前十的公司,2017年前十公司的申请成功率,远高于2018年。

  • 2018年申请成功率低,有很大一部分因素在于这些公司的商标申请流程还在进行中;但除了阿里、腾讯这样的大公司以外,有好几家属于上述疑似“商标投资集团”的公司,在2018年申请的商标到目前为止一个都未注册成功。上文中的谢颖贤,他所在公司在2018年的25921个商标申请,其中17157个都未能申请成功,其他的申请大部分还尚在审核中。庞大的申请费,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 针对这种情况,商标媒体IPRdaily在其公号文章中总结到:商标囤积转让,未来是否还是一棵摇钱树、或是一只黑天鹅,待需未来市场检验。

  • 7月,国方商标软件发布了2019年上半年全国申请商标前100的公司名单,榜单显示,相比2018年,注册资本较小的批发业公司大多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制造业、实体产业公司。前十的公司包括华为、腾讯、百度、阿里、京东、字节跳动六家科技大公司,也包括伊利这样的食品业公司。

  • 参考文献:*商标“恶意抢注”中“恶意”的认定标准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8.

  • *参考文献:商标“恶意抢注”中“恶意”的认定标准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8.

  • 2020年可谓是奶茶店遍地开花,不只是已经存在的被大众所熟知的奶茶,还有一些新起之秀,以其自身的优势也将消费者把握住。奶茶店的竞争一向很激烈,但是呢因为奶茶不是主食,所以也没有规定一天几杯的限制,着实是一个稳赚不赔的行业。

顾问图片
还有“商标购买”的更多问题?,提交信息立即获取解答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