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商标资讯中心 >  不看商标秘密,是你的损失!驰名商标及淡化理论的基本概念

不看商标秘密,是你的损失!驰名商标及淡化理论的基本概念

  • 作者: 买商标 发布时间:2024-01-13 06:35:43
  • 摘要

    (一)驰名商标的含义及特征。(二)驰名商标淡化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是律法对商标的一次保护,该商标保护案件最早是发生在英国,也是我们熟知的1584年“JG诉山姆福特案”。原告是卖布的商人,主要以羊毛衣服为生。为了便于区分和他人的产品,原告所制作的衣服上都会标有“J.G”字母和一个称为“塔克”的手柄标识作为标识。因为物品好价格便宜,所以该商人的产品在格洛斯特郡和英格兰的其余城市都卖得极好。很多主顾只需经由衣服上的标识就确认是原告的衣服,从而举行采购决定。而被告为了好处,就制造一些质量差劲的衣服,也一样标注“J.G”字母和“塔克”标识[3]。被告的行为混合了消费者的洽购决定,也致使原告收到频繁投诉,使得原告的销量大量下降。因而该商人对被告提出法律诉讼,这起诉讼就是对商标的保护。

    不看商标秘密,是你的损失!驰名商标及淡化理论的基本概念图
  • 之后,吴先生与工厂技术人员又不断提高“飞机”牌、“鼎”牌铅笔产品质量,并将销售方向直指全国最繁华的商业大街——十里洋场上海南京路,特别是南京路上著名的四大公司即永安、新新、大兴、先施公司的文具柜台。这样一下子提高了“飞机”牌、“鼎”牌国货铅笔商标的社会知名度,形成了国货铅笔商标在消费者中的良好信誉。吴羹梅还通过上海市教育局局长潘公展等各种社会关系,最终使国货铅笔完全跻身于国内各大文具市场。1936年底,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吴先生主持生产的各类“飞机”牌、“鼎”牌铅笔不仅在上海和江南地区文具市场站稳脚跟,而且还逐步扩大了产品的销售范围,远销至西北、西南和中原地区等,还一度销往我国香港和东南亚的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

  • 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 作者:刘姝辰

  • (一)驰名商标的含义及特征。驰名商标,在国际上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法律概念,最早产出于《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其中的英文单词为“well-knowntrademark”,我国于1985年正式成为《巴黎公约》协议的成员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商标权的保护,因此相关的立法也进行了改善。于是在2014'>2014年5月施行的新版修正案中,对于驰名商标给出了客观、明确的定义。

  • 其特点显著表现在,商标本身具有很高的商誉和声誉;在相关公众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具有彰显商品和服务使用者身份和地位的功能[2]。

  • (二)驰名商标淡化理论的起源与发展。早期商标保护理论是以混淆理论为基础,为了保护相同或者类似的商标,防止不正当使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也维护了市场竞争的公平和秩序。但是对于类别不一样的商品,或者是在不相关的服务和商品之间出现了商标混淆问题,那么该混淆理论便不能再适用。因此为应对这一新出现的问题,驰名商标淡化理论就被相关学者所提出。

  • 世界上最早提出淡化概念的是德国法院,早在1923年德国就首次将淡化理论应用到了实践中,在判决中引入商标淡化的目的是保证商标持有者的驰名商标的权益。从上文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对于驰名商标的保护从相同或者同类的产品或服务,转而拓展到了不同种类的产品或者服务,这种将驰名商标保护范围扩大的保护就被称为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

  •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也继承发展了这一理论。美国议会在《联邦商标反淡化法》中对“商标淡化”一词进行了法理上的定义。认为只要行为人采取了驰名商标与其商标或者服务显著度减损或者削弱的行为,就可以认定为商标淡化行为。

  • 在抵制日货期间,原先已多次将日货冒充国货的日商丰田纱厂,再次盗用申新纱厂废弃的旧“人钟”商标。他们将原先贴用在棉纱上的“丰年”牌商标撕毁,改贴申新纱厂的黄“人钟”牌商标;将该厂原“蓝凤”牌棉纱商标拿下,换上申新纱厂的蓝“人钟”牌商标。日商大康纱厂则干脆放弃他们原先使用的“立马”牌棉纱商标,直接盗用申新第五厂使用的“人钟”牌商标。

顾问图片
还有“商标购买”的更多问题?,提交信息立即获取解答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