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商标资讯中心 >  科界传声丨广西专利申请现状不容乐观_十象买商标网

科界传声丨广西专利申请现状不容乐观_十象买商标网

  • 作者: 十象买商标网 发布时间:2024-01-12 22:56:57
  • 摘要

    根据广西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公开数据,截至2021年11月30日,全区专利授权量共40587件,其中发明专利4300件,实用新型专利28954件,外观设计7333件,同比增长30.71%,有效发明

  • 根据广西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公开数据,截至2021年11月30日,全区专利授权量共40587件,其中发明专利4300件,实用新型专利28954件,外观设计7333件,同比增长30.71%,有效发明量达到28470件,比上一年增长13.14%。近年来,广西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总体发展水平还较为落后,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科界传声丨广西专利申请现状不容乐观_十象买商标网图
  • 一、存在问题

  • (一)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相对薄弱。全区开展发明创造和保护活动不够深入持续,仍存在专利侵权现象。绝大部分创新主体没有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工作制度和管理体系,重成果、轻专利,重奖励、轻市场,重有形、轻无形的现象普遍存在,专利成果转化推广或产业化较少,多把专利当成荣誉、成果,或是仅为了满足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硬性指标要求。

  • (二)科技创新人才匮乏,缺少高质量科研成果和专利。目前,区内多数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科技创新人才匮乏,比例过低,高质量科研成果和专利不多,结构不优。根据incopat检索的公开数据,截至2022年2月15日,企业专利申请量达到95647件,其中发明专利占47204件,占比49.35%,专利申请主要以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为主,发明专利的比例较低。虽然近几年广西在专利申请量上有较大增长,但全区发明授权率不高,总体授权率仅33.64%,真正代表发明创造技术水平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偏少。

  • (三)产学研合作深度不够。我区“产学研”脱节,使得专利转化率不高,多数专利技术被束之高阁,难以得到实施应用或市场交易。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多数为针对某一研发项目或课题,达成共识后开展短期合作,时间通常为1~3年,随着项目或课题的结题、合作随之结束,加之合作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导致合作模式不稳定,缺乏持久性和深度等。

  • (四)区内服务机构整体服务水平不高。区内专利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偏少,服务业务单一,高端专业人才匮乏,整体实力偏弱,暂未实现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转化和保护等全链条服务。

  •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区内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小,知识产权社会组织薄弱。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氛围不够浓厚,企业和公众对知识产权了解不够全面,水平不高。知识产权社会组织还处于萌芽、成长阶段,知识产权代理、信息服务、资产评估、司法鉴定等各类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仍然不够规范。

  • (三)不重视产学研合作,缺乏资金支持。一是高校重视程度较低,不积极主动参与产学研合作,仍存在取得了科研成果却不愿意或者不将成果与企业分享问题,因担心自己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或者政府的政策不允许,对企业的服务意识不强;二是企业RD投入不足。许多产学研合作教育仍缺少专项拨款,资金来源匮乏。

  • 三、对策建议

  •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企业专利申请和保护意识。针对区内创新氛围不够浓厚,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相对薄弱的问题,政府部门要面向中小企业主和企业的科研人员,大力宣传和普及知识产权知识,成立地方知识产权讲师团,制定培训计划,针对各市区等专利主管部门、专利中介机构、高校、企业和个人等不同层面,对企业领导核心力量不定时进行专利战略培训,将专利工作纳入企业经营管理当中。同时,应加强对企业职务发明的奖励力度,为企业员工职务发明建立档案,将职务发明与绩效工资挂钩,充分调动员工参与科技研发的积极性,让员工成为企业科技发明的核心。长期以往,有助于企业形成良好的专利申请氛围。

  •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当前,广西人才总量不足,高技能人才数量较少。建议打造一批具有高素质、高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壮大自治区人才队伍。要使系列人才政策形成合力,首先要坚持和推进“八桂学者”“高校百人”“人才小高地”等广西系列人才工程,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原则,完善人才引进、培育和激励机制。通过完善相关人才激励机制等方式,加大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为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和平台,从而为区内各产业的科技能力提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政府应加快推进产业与本地高校教育的融合工作,鼓励高校和企业联合培育人才,在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设立博士后培养基地,针对不同种类和不同级别的企业人才提供分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育方式,满足不同人才的培养需求。

  • (三)健全合作体系,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一是优先支持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以科技项目实施为载体,促成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组成科研联合体,实现科研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产业成果转化率。二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结合,依托大院大所创新资源,构建技术创新共享平台,促进各类创新主体(企业、客户、供应商、竞争企业、合作伙伴、高校、科研院所)、各类创新支持机构(政府、金融机构、创业投资机构、行业协会、中介机构)以及各种创新环境(资源、文化、政策制度)的相互联系和融通创新,实现产学研深度合作。三是建立健全产学研融合的第三方评估机制,让产学研真正紧密地结合起来,解决企业和高校院所开展技术创新的“二律背反”问题,提高高校院所科研课题的经济效益,扩大企业研发项目的技术效益等。

  • (四)培育和提升中介机构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优质专业服务。首先,针对我区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偏少、服务业务单一、高端专业人才匮乏、整体实力偏弱的情况,政府应通过出台措施扶持和培育所引进的中介机构,大力引进具有较高专业水准和较大规模的专利中介机构,刺激盘活本地的知识产权服务市场,引导本地中介机构向优质化、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逐步提升整个地区中介服务行业的水平,形成良性竞争。其次,规范和加强专利中介机构专利代理人的执业培训,提高专利代理人的职业道德水准和业务水平,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最后,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专利中介机构的监督力度,规范中介机构服务,提升中介机构信用。

  • 专利查询:https://www.10xiang.nettheme/zhuanlishenqing

顾问图片
还有“商标购买”的更多问题?,提交信息立即获取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