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商标资讯中心 >  痛风病人认为豆腐不能吃,还是因为大豆的嘌呤含量

痛风病人认为豆腐不能吃,还是因为大豆的嘌呤含量

  • 作者: 小象 发布时间:2024-01-14 04:32:51
  • 摘要

    痛风患者是可以喝豆浆的,有些人说豆类的嘌呤成分含量高,不要去吃。但实际上吃的并不是干的大豆,而是豆类加工以后的豆制品,例如豆腐、豆浆等。因为豆制品在加工过程中,会流失部分的嘌呤,所以不是高嘌呤的食物,因此不要错过优质蛋白质。

  • 痛风患者是可以喝豆浆的,有些人说豆类的嘌呤成分含量高,不要去吃。但实际上吃的并不是干的大豆,而是豆类加工以后的豆制品,例如豆腐、豆浆等。因为豆制品在加工过程中,会流失部分的嘌呤,所以不是高嘌呤的食物,因此不要错过优质蛋白质。

    痛风病人认为豆腐不能吃,还是因为大豆的嘌呤含量图
  • 豆制品中也含有一定量的嘌呤,如黄豆、豆腐、豆腐干等,但其嘌呤含量相对较低,且豆制品是一种良好的植物蛋白来源,适量食用,有利于人体健康。

  • 豆腐能不能吃呢?能吃。痛风病人认为豆腐不能吃,还是因为大豆的嘌呤含量。干黑豆和干黄豆确实属于嘌呤含量超过150mg/100g的高嘌呤食物,甚至要超过我们日常食用的猪肉、牛肉等肉类食物。但是,这并不代表豆腐就不能吃。因为如果是煮熟的大豆,那么其就会秒变中低嘌呤食物;何况豆腐这种经过加工的豆制品。

  • 痛风患者的饮食控制至关重要——要限制酒精及高嘌呤、高果糖食物的摄入;鼓励多摄入奶制品'>奶制品和新鲜蔬菜,适量饮水;不推荐也不限制豆制品(如豆腐)的摄入。

  • 所以中等嘌呤的食物,痛风缓解期时是允许吃的,别吃太多就行,而且豆制品里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对我们的人体是有好处的,但像油炸豆制品、臭豆腐之类的还是少吃为好。如果你还有关于饮食其他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另一方面,嘌呤能够溶于水,豆腐等豆制品是大豆经过浸泡、磨浆、过滤、蒸煮都制成,在加工存储过程中,豆腐等豆制品也会流失一部分嘌呤,而变成嘌呤含量低于75mg/100g的中等嘌呤食物。豆制品含嘌呤的量从低到高顺序是:豆浆、豆渣、豆腐、豆干。

  • 但事实上,这是一个误区。某些常见豆类确实是中、高嘌呤食品,比如每100克干大豆中含嘌呤毫克。但豆制品的嘌呤含量不等同于大豆,大部分豆制品经过加工,嘌呤含量都有所减少。豆制品在制作时,干豆会经过加水浸泡、磨浆和炖煮等过程,这些会在一定程度上稀释食物中的嘌呤含量,例如每100克豆腐里只有不到70毫克的嘌呤,煮熟的大豆只有不到50毫克的嘌呤。再者,多项研究证实,豆类导致痛风的说法并不准确。2015年一项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发现,进食大豆和其他豆类制品,不仅不会导致痛风,还可能降低痛风的发病风险。

  • 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5000年前就成为五大农作物之一,公元前2世纪,《淮南子》一书中便有豆腐制造术的记载,并认识到豆制品的食疗保健作用。豆类按营养成分含量不同,一般分为大豆类(黄豆、黑豆和青豆)和其他豆类(绿豆、豌豆和蚕豆等),豆类还可加工成品种多样的豆制品如豆腐、豆浆、豆豉、腐乳等,可以帮助补充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

  • 既往认为豆制品富含嘌呤会升高尿酸,但现在认为其嘌呤的含量虽高,也同样促进尿酸的排泄,且效果更为显著。因此,现在鼓励痛风患者可适当增加豆制品的摄入,推荐的豆制品有新鲜毛豆(低嘌呤)、新鲜豆腐(中低嘌呤)、豆浆(中嘌呤)等。

  • 很多人有这个想法是因为豆类是高嘌呤食物,误以为豆腐、腐竹等豆制品也是高嘌呤食物,多吃容易引起高尿酸和痛风。

  • 首先,我们需要纠正一个常见误区。众所周知,豆制品是嘌呤含量较高的食物,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尽管大豆的嘌呤含量的确较高,但是在经过加工后,比如转化为豆腐或者腐竹,其嘌呤含量大大降低。以豆腐为例,由于其含水量显著增加,使每百克豆腐中的嘌呤含量大大降低,连黄豆的一半都不到。所以,对于高尿酸人群,适量食用豆制品如豆腐,反而更有利于降低痛风发作风险。

  • 我国的豆制品主要以大豆为原料制成,一般可分为两大类:非发酵豆制品和发酵豆制品。非发酵豆制品有豆腐、豆腐干、豆浆、腐竹等,发酵豆制品有臭豆腐、豆豉及腐乳等。

  • 而我们所说的能吃的是豆制品,并非豆类!例如:嫩豆腐()、豆浆(),这一类的豆制品的嘌呤含量较低。但是像腐竹、豆皮这类豆制品是不建议吃的。

顾问图片
还有“商标购买”的更多问题?,提交信息立即获取解答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