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商标资讯中心 >  北京无印良品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涉嫌商业诋毁

北京无印良品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涉嫌商业诋毁

  • 作者: 小象 发布时间:2024-01-13 23:56:36
  • 摘要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无印良品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由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控股。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与无印良品(上海)商业有限公司就“无印良品”这个商标的纠纷已久。

  •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无印良品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由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控股。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与无印良品(上海)商业有限公司就“无印良品”这个商标的纠纷已久。

    北京无印良品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涉嫌商业诋毁图
  • 除了商标纠纷,双方在经营上也有颇多摩擦。例如,在电商平台上搜索“无印良品”,可以检索出“无印良品MUJI官方旗舰店”和“无印良品旗舰店”,前者归属日本muji無印良品,后者归属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在线下,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的“无印良品”门店因为装潢和包装与日本muji無印良品颇为类似,也常常让消费者混淆。

  •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无印良品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由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控股。而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此前就因商标问题与无印良品(上海)商业有限公司打了多年的官司。

  • 而早在無印良品进驻中国之前,海南南华实业贸易公司就注册了在第24类(棉织品、毛巾、床单、被子等)商品上注册了中文简体的“无印良品”商标,并于2004'>2004年7月将该商标转让至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名下,该公司又在2011年成立了北京无印良品子公司,授权其独家使用“无印良品”这一商标,在中国开设实体店及运营线上。

  • 但随后,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认为,日本muji無印良品的这则声明涉嫌商业诋毁,误导公众认为棉田公司抢注了株式会社良品计画的“无印良品”商标,再次将无印良品(上海)商业有限公司诉至法庭,最终,一审法院经过审理作出判决,株式会社良品计划、无印良品(上海)公司共同赔偿北京棉田纺织品公司经济损失30万元;赔偿北京棉田纺织品公司制止侵权的合理开支10万元等。日本muji無印良品提出上诉,请求撤销一审判决,改判驳回棉田公司的原审全部诉讼请求。

  • 文书显示,法院审理查明,原告无印良品上海公司拥有“无印良品”第16类、第20类、第35类商标专用权,商品服务项目包含纸巾、家具、广告销售等;被告北京无印良品公司拥有“无印良品”第24类商标专用权,商品项目包含纺织品。被告在其生产的婴幼儿无纺布多用巾(湿用)等产品上使用与原告相同的字体,且在功能用途、消费群体与原告存在极大重合,侵害了原告第16类“纸巾”类产品上的专用权。此外,被告在店铺店招、店内外墙体、陈列柜等多处使用涉案商标亦侵害了原告商标专用权。最终法院判决,被告方向原告无印良品(上海)商业有限公司赔偿各项经济损失8万元,并在报刊、涉案店铺公示致歉声明。

  • 在巴西,商标分为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不同类别的商标适用于不同的商品或服务项目。商标在注册前应先进行类别划分。目前,我国企业在巴西主要从事机电产品、电子产品、纺织品、鞋类、食品等商品或服务项目的生产经营活动。

  • seline;">引导家纺企业以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重视商标品牌的培育、挖掘、创立和升级。如南通北宝纺织品有限公司,从OEM贴牌加工,到ODM自主设计,到推出“北丝坊”等18件自主商标品牌,实现销量翻一番。引导家纺企业根据销售特点,注重终端消费市场细分,开展多品牌战略布局。如南通博洋家纺,2017年创立了博洋七星作为高端品牌,2019年创立了博洋生活作为平民化时尚品牌,2021年创立博洋窗帘,通过多元化品牌体系建设,目前博洋家纺已成为国内家纺领域一线品牌。引导家纺出口企业开展国际商标布局,运用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做好品牌推广,培育一批外向型商标品牌国际化企业。

  • 早在1999年,日本无印良品就在中国注册了商标。尽管他们注册了一堆,但仍留下第24类商标(织物及其替代品;家庭日用纺织品;纺织品或塑料制帘)没有继续注册。这次遗漏,也让伺机而动的中国商家找到了机会。

  • 第三,北京无印良品公司在纺织品洗脸巾上使用的标识,属于对经授权使用注册商标的使用,不构成侵权。因为涉案多用巾产品不仅有注册商标,而且注册时间远远早于无印良品上海公司。

顾问图片
还有“商标购买”的更多问题?,提交信息立即获取解答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