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商标资讯中心 >  能源短缺导致电价飙升,破坏欧洲工业基础,企业不得不因成本高涨

能源短缺导致电价飙升,破坏欧洲工业基础,企业不得不因成本高涨

  • 作者: 小象 发布时间:2024-01-13 21:52:34
  • 摘要

    2022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通胀削减法案》,以财政激励和补贴的形式扶持美国本土新能源产业发展。该法案将为美国国内的光伏组件生产、清洁电力设施建设,以及储能技术发展等相关活动提供税收抵免。

  • 2022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通胀削减法案》,以财政激励和补贴的形式扶持美国本土新能源产业发展。该法案将为美国国内的光伏组件生产、清洁电力设施建设,以及储能技术发展等相关活动提供税收抵免。

    能源短缺导致电价飙升,破坏欧洲工业基础,企业不得不因成本高涨图
  • 俄乌冲突升级以来,欧盟跟随美国对俄多轮制裁,导致欧洲各国能源价格飙升,遭到制裁“反噬”。去年夏季热浪干旱夹击欧洲,对水电、核电和煤电等电力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能源供应紧张将欧洲天然气和电力价格推向历史新高,欧洲天然气价格最高达疫情前水平的10倍,欧洲主要市场明年交割的电力期货交易价曾涨至去年同期的8倍。

  • API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天然气、电力和其它能源生产的氢的统一激励措施,对实现美国能源部最近发布的美国清洁氢能战略和路线图到2050年生产5000吨清洁氢目标至关重要。

  • 时至今日,我国在能源电力领域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但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即便这种差距正在不断缩小,甚至在一些领域实现了追赶和超越:我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能源消费国,并且创造了诸多的世界第一,即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和消费国,最大的电力装机规模和电力生产国,最大的新能源装机规模和设备生产国,最大和最先进的全球输电网络等等。我国能源电力的持续增长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能和动力,成为世界能源市场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全球能源合作与安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

  • IRA的价值可以归纳为:一是加速发展清洁电力,大幅提升美国终端能源电气化水平,形成对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大规模替代,并通过税收返还等政策鼓励美国本土企业扩大清洁电力生产;二是促进美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升级改造和制造业回流,提倡生产、采购、组装本地化;三是构建诸如氢能、CCS/CCUS(碳捕集和封存、利用)产业的“生态系统”,比如集研发机构、大学、孵化器、企业等于一体,以科研基金带动新产业的发展。

  • 去年8月,美国通过《通胀削减法案》,该法案提供高达3690亿美元补贴,以支持电动汽车、关键矿物、清洁能源等的生产和投资,然而其中多达9项税收优惠是以在美国本土或北美地区生产和销售作为前提条件。欧盟认为,美国此举具有歧视性保护主义倾向,将对相关行业的全球贸易和投资造成严重扭曲。美方的政策不但会让欧洲主要汽车制造业受损,还将加剧欧洲本土产业的“空心化”,对欧洲可再生能源电力、氢力生产、新能源汽车等九大领域造成冲击。

  • 近期,受能源价格飙升、通胀高企、欧元汇率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已出现欧盟企业供应链向美国转移迹象。德国宝马汽车公司10月宣布,将投资17亿美元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生产电动车'>电动车。不久前,全球最大的钢铁制造商之一安赛乐米塔尔表示,由于电力成本飙升,公司已关闭位于德国的两座工厂,转向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工厂继续生产。荷兰化肥巨头OCI大幅削减在欧洲的氨产量,投资数亿美元扩建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博蒙特的工厂。今年早些时候,德国大众汽车也宣布了扩大美国业务的计划。

  • 星座能源和新纪元能源都是美国的电力清洁能源生产商,这意味着他们都经营着私营发电厂。这两家公司将生产的电力卖给公用事业公司和用户。

  •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洲经济就陷入了双重更复杂的危局中,一方面是“能源危机”,尤其是来自天然气方面的制约;另一方面是受高能源成本制约下,工业生产及消费明显转淡,从而影响了整体的经济增速。然而最近,欧洲工业的现状有所好转。目前欧洲企业面临的能源成本高昂,特别是钢铁、铝、化肥和电力等行业。所以很多企业都开始选择迁出欧洲,选择到低成本的地区进行生产。而在这其中,作为欧洲盟友的美国更是颁布了《通胀削减法案》吸引企业迁移。能源短缺导致电价飙升,破坏欧洲工业基础,企业不得不因成本高涨而逃离欧洲。

顾问图片
还有“商标购买”的更多问题?,提交信息立即获取解答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