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商标资讯中心 >  一个干旱浅山村庄的嬗变

一个干旱浅山村庄的嬗变

  • 作者: 十象商标新闻 发布时间:2024-01-12 17:31:24
  • 摘要

    古老的“塔玛尔山城”为苏尔吉村增添了几分历史的沧桑。董得红摄苏生成(右前)在农耕文化民俗展示馆为游客讲解。宋生存摄苏生成(左一)在查看蔬菜生长情况。苏生成供图收藏的火盆与炕桌。董得红摄

  • 古老的“塔玛尔山城”为苏尔吉村增添了几分历史的沧桑。董得红摄

    一个干旱浅山村庄的嬗变图
  • 苏生成(右前)在农耕文化民俗展示馆为游客讲解。宋生存摄

  • 苏生成(左一)在查看蔬菜生长情况。苏生成供图

  • 收藏的火盆与炕桌。董得红摄

  • 2021年6月29日,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日子临近,从中央到地方,各种表彰和庆祝活动进入高潮。晚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了总书记接见受表彰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的新闻。在受接见的人群里,笔者看到了西宁市湟中区共和镇苏尔吉村党支部书记苏生成,他是以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身份参加表彰大会的。看着他那熟悉的身影,使我不禁回想起一年前参加西宁市文联送文化下乡活动在苏尔吉村的所见所闻。

  • 那是夏末秋初的一天,我们乘坐汽车离开西宁城区沿着109国道行走,离开多巴镇不远便驶离国道,拐向西南方向的一条山沟,开始爬坡,路两边农田里的小麦已露出成熟前的浅黄色,油菜荚也开始转向褐黄色,只有洋芋仿佛还不知季节已进入秋天似的,叶片显得翠绿翠绿的,有的秧梢上还挂着几朵紫色的花朵。在共和镇政府所在地的前营村一条岔道又将我们引向一个新的村庄——苏尔吉村。

  • 这是我有幸参加的一次西宁市文联送文化下乡活动,我们走进西宁市湟中区共和镇苏尔吉村,感受了苏尔吉村在党支部书记苏生成带领下发生的深刻变化。

  • 走进村庄时雨也停了,共和镇党委书记莫彧功、镇长张启福和苏尔吉村党支部书记苏生成在村口迎接我们。

  • 进入村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称得上壮观的古城堡,我怀着好奇之心径直来到古城堡前,眼前一片漫无边际的蔬菜地很吸引人。这是我多年来看到的最大的一片露天菜地,一时间忘记了古城堡的存在,径直来到菜地前。不同的蔬菜在秋日的暖阳里展示着自己的容颜,洁白如玉的球形菜花包在一片片灰绿色的硕大叶片中,包裹西蓝花的叶片呈蓝绿色,紫色的甘蓝则被一层层的绿色叶片包裹,还没有采集的菜花和西蓝花开出无数黄色的花。除了菜花、西蓝花、紫甘蓝等精细菜外,这里还生长着菠菜、白菜、娃娃菜、菜瓜等蔬菜。正在笔者惊叹之时,镇、村领导们也来到菜地边,苏生成指着眼前和远处的一片片露天菜地和塑料大棚说,这是村里发展起来的蔬菜种植基地,面积有173公顷,其中日光节能温室150栋。

  • 一行人一边观览着一块块蔬菜地,一边听苏书记介绍村里的情况。苏尔吉村是个典型的干旱浅山村,村里世代居住着汉藏两个民族,全村291户1200多人,耕地面积174公顷,虽然人均占地不少,但大部分是旱地。祖祖辈辈在山地上种着麦子、洋芋、油菜三样作物,基本上是靠天吃饭,一年辛苦忙碌下来只能填饱肚子。

  • 镇党委书记莫彧功接过苏生成的话说:“2000年初,在外承包建筑工程的苏生成当选为苏尔吉村党支部书记。苏尔吉村地处交通不变、资源匮乏的高海拔黄土丘陵区,农业是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以家庭畜牧业作为补充。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视,村庄周围的山地或退耕还林,或封山育林,畜牧业发展受到限制,农业成为苏尔吉村发展致富的惟一出路。苏生成接任村党支部书记时,村集体的账上只有3元钱。”从莫书记的介绍和与苏生成的交谈中得知,苏生成在担任村书记前承包建筑工程、开照相馆,一年有较可观的家庭收入。在当选为村书记后,他舍小家顾大家,可观的家庭收入没有了,一心扑在村集体的发展上。

  • 苏生成担任书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苏书记带头跑县乡,争取到田间水利配套项目,新修渠道6公里,修跌水600多处,完成田间配套87公顷,使农田都能使用上灌溉水源。灌溉的问题解决后,苏生成又开始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上动心思,准备在村中发展蔬菜种植业。

  • 然而,大多数村民从未种植过蔬菜,受传统耕作思想的束缚,认为种菜只有在低海拔的川水地区才可以,浅山地区海拔高、交通不便,种菜肯定赚不了钱,谁都不愿意冒这个险。为了说服大家,苏生成自掏腰包到我省有名的蔬菜产地乐都学习种菜技术,试种的2.7公顷荷兰豆,每公顷当年平均收入1.2万元,每公顷收入比种植传统作物增加了4500元。算算账,村民觉得有甜头尝,纷纷加入到蔬菜种植的队伍中。

  • 苏生成随即又引导村民试种优质菠菜、胡萝卜、大白菜、食用百合等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露天蔬菜,并在全村积极推广,扩大种植面积,积极打造从田间地头到厨房餐桌的一体化产销平台,建设无公害蔬菜农药残留监测站,强化硬件设施支撑。建成保鲜库12间、蔬菜加工包装车间201平方米,建成2000吨交易大棚,打通从生产到销售的渠道。成立了蔬菜种植营销协会,注册登记了“苏尔吉”牌商标。如今,菜花、西蓝花等精细菜在苏尔吉扎了根,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 蔬菜基地基本稳定后,苏生成又开始谋算村庄新的发展出路。

  • 说起今后的打算,苏书记说,我们到村里转转,看看村文化广场和“农耕文化民俗展示馆”,让作家们给我们好好宣传一下,把乡村旅游搞上去。

  • 村文化广场和农耕文化民俗展示馆在一条线上。广场边上的雕塑已建成,主雕塑是迎风招展的党旗和五星红旗,旗帜下书写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旗边的一面红旗上是金黄色的入党誓词。苏书记说前天在广场上举办了“共和镇苏尔吉村农民丰收节暨暖锅美食节”,村民把自己在蔬菜基地种植的大葱、洋芋和萝卜等寻常蔬菜,烹制成一道道风味各异的青海传统特色美食。村民和来客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欣赏精彩的文艺节目,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展示劳动成果,表达农民群众振兴乡村的信心和决心。

  • 丰收节期间,村里设有露地蔬菜展示区、农副产品展示区,集中展示今秋丰收的二十余种蔬菜、农户自制的农副产品和中藏药材,邀请周边农产品经销企业进行交易洽谈。丰收节的举办展示了新时代新农民的精神风貌,成为凝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强大动力。虽然丰收节已结束了,走在文化广场上,仿佛空气中依然飘荡着暖锅中飘出的农家菜的香味。

  • 中午时分,云雾退去,艳阳高照。在文化广场的一角,一座充满河湟谷地气息的水磨映入眼帘,一股清水从磨沟猛然流入陡斜的磨槽,磨槽上宽下窄,一股聚拢的流水冲向巨大的木轮,木轮转动带动磨坊的石磨扇旋转。走进磨坊,村里的一户人家正在磨面,磨扇缝中流出的面粉犹如雪片落到光洁的磨箱板上。转动的磨轮把人们带回五十多年前,那时,河湟谷地很多村都有自己的水磨和榨油坊,在曾经的岁月里,水磨陪伴着村庄的炊烟。随着电磨和油压千斤顶等现代机械的出现,水磨和土榨油坊都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即使有些村庄还有保留的,也已是一派颓废的景象,像苏尔吉这样依然能水流磨转完好使用的已寥寥无几。

  • 说起土榨油坊,苏书记把我们带到离水磨不远处的一栋房子里,一进门就看见粗近一米,长达十多米的油樑,一端被装在木栏里的几十块石头压着,另一端被高高地支起,油包师包好油坨放到着力点,油包师指挥七八个小伙子一起一压,把油不断地挤压出来,村庄的空气里瞬间弥漫着清油的清香。

  • 从文化广场边上就能看到农耕文化民俗展示馆的全貌,展示馆的院落围墙是传统的河湟庄廓院墙,用木板等工具把黄土夯筑而成。看着那一道道墙板的印痕,就会让人回想起河湟村庄里一座座犹如黄泥大印的土庄廓。展厅正门对着的照壁上写着“记乡愁,不忘本,感党恩”。

  • 走进展示馆的庄廓院,映入眼帘的是3间木梁木柱木檩条木椽子的老式木结构房,4扇格子门,典雅美观的支摘窗,檩柱间的木雕花草,青砖铺就的台地,台地上斑斑驳驳的八仙桌,墙角里柳条编的花篮背篼,吊在房梁上围好而还未来及编制的背篼架子,一下子将人们带进那遥远的岁月。在一个个展台上有序摆放着见证河湟地区千百年来发展变化的老物件。一对曾经是很多河湟农家重要家产的面柜,也许因主人经济拮据一直没有上漆,黑色的污垢埋没了面柜的本来面目。手推木轮车、自行车、席芨草编制的粮囤,柳条编制的背篼,榆树树杈加工的背土架子,擀毡用的弹羊毛的弓和卷羊毛的竹帘子,铺在土炕上的红棉线毯子,火炕上火盆架里的铸铁火盆、茶壶支架、饭桌、炕角头的“菜瓜枕头”,各种类型的石茶窝、风匣,不同大小的量粮食的木升子,挖面的面升子,那些一代代流传下来的农具木铧,牲口的骑鞍、驮鞍、马镫,给牲口铡草的铡刀,自己擀毡自己缝制的毡鞋、毡帽、雨毡、褐衫、毡袄、皮袄,铁匠的各种工具,面柜里挖面用的木勺子、舀水的铜马勺,各式旱烟斗和水烟瓶,藏族用的木质奶桶,木工用的大锯和各种规格的推刨、木钻,计划经济时期的“居民粮油供应证”“购货证”,红极一时的印有“红军不怕远征难”字样的军绿色帆布背包、陶瓷茶缸、陶瓷碗,数百本连环画,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稀罕物半导体和晶体管收音机,改革开放初期彻底改变农村文化生活的黑白电视机。数百上千件物件,把那些一代代传下来的河湟农耕文化编织成绵长的乡愁,重新展现在人们眼前,令人回味不绝。

  • 在展示馆的一角,集中展示着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获得的各种奖状和奖章,最显眼的是苏生成作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代表的出席证,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苏生成的“全国劳动模范”奖状。省市级的奖状摆满了整个展台,最醒目的是2014年省政府授予的“全省劳动模范”和中共青海省委农村牧区及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的“全省焦裕禄式扶贫干部”的奖状。

  • 苏生成说,农耕文化民俗展示馆从叙述苏尔吉村源起游牧文化,到讲述苏尔吉村乡村振兴之路,就是要让走进展示馆的每一个人接受一次河湟农耕文化的发展史教育,使人们在享受今天美好生活时,能够感恩祖国、感恩党。

  • 从农耕文化民俗展示馆出来,苏书记对大家说,展示馆已开始接待游客,下一步准备打造古城,建议大家到古城看看,提点开发建议。古城名叫“塔玛尔山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遗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据老人们说,这座城修建于宋朝,周边城池共有五座,即塔玛尔山城、国寺营山城、石城、木场踏城、尕庄山城,这些用于防御的军事堡垒以塔玛尔山城为中心点。当时的城主是尼玛丹津,俗称丹津王,丹津与苏尔吉人关系密切,视为生死之交,丹津王撤兵时没有损坏塔玛尔山城,赐予苏尔吉人用于避难,其它四城则在撤兵时全部毁坏。

  • 虽历经千百年的风雨,塔玛尔山城的城墙依然完整,从东到西长61米,从南至北47米,墙基底宽6米,墙顶面宽4米,城墙高9米,墙体上布满了厚厚的苔藓,墙头上长满蒿草、席芨草和早熟禾,在秋风中随风摇曳。原来的城墙大门是用本地麻拉石由石匠打成两个椭圆形合并组成,古城的门、窗都设在离地面几米高的地方,而且极小,成年人必须弯腰进入,易守难攻。

  • 为旅游方便,古城的大门已改造成可以随意进出的木门,门顶的土墙上“塔玛尔山城”五个大字十分醒目。偌大的庭院内又艺术性地布局了3座庄廓,大门都是双扇木门,门楣上饰有精美的砖雕或木雕,四合院里的房子都是有百年历史的木房子,木柱子上挂着已看不出本色的有线广播匣子。这个小小的木匣子能说话、能唱歌,当初人们望着匣子苦思不解——人是怎么进到这个匣子里讲话唱歌的?面柜上摆着香匣,面柜前是钱桌,火炕上的炕柜和家庭主妇的陪嫁大红箱子,院子里还放着一辆旧式木轮大车,人们看了都想去坐一下。坐在车上,眼前就会浮现出这样的情景:当年四匹膘肥体壮的马骡拉着木轮车,每个马骡的脖子里各挂着一串铜铃,头戴红花彩色布缨,在悠扬的铃声中,将一车车粮食运出大山,再从山外将一车车日用物资运进山里。一件件旧家具、旧什物和旧照片,都是一段河湟史,一种文化,留下很多回忆,摆在古老的土木房子里,都好像获得了新的生命。古老的山城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 傍晚,我们一行和苏书记及村干部们依依惜别。雕塑在村道旁的鲜红的党旗高高耸立,党旗下金黄色的“永远跟党走”五个大字在夕阳映照下煜煜生辉。

顾问图片
还有“商标购买”的更多问题?,提交信息立即获取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

精选商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