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商标资讯中心 >  中国专利侵权判定诉讼实务指南

中国专利侵权判定诉讼实务指南

  • 作者: 小象 发布时间:2024-01-13 21:07:41
  • 摘要

    软件类技术可以从传统的软件运行流程(方法及其延伸客体)、用户与显示屏的互动(显示控制专利)和应用程序或APP的页面设计(图形用户界面专利)的角度进行专利保护,其中传统方法专利保护软件的运行流程,显示控制专利保护技术特征呈现在显示屏端的动态操作,而图形用户界面专利保护静态页面设计。虽然并非所有软件类技术皆可布局成显示控制专利或图形用户界面专利,一旦满足条件,利用显示控制专利及/或图形用户界面专利进行保护有助于强化侵权可视度,减少侵权举证的负担。

  • 软件类技术可以从传统的软件运行流程(方法及其延伸客体)、用户与显示屏的互动(显示控制专利)和应用程序或APP的页面设计(图形用户界面专利)的角度进行专利保护,其中传统方法专利保护软件的运行流程,显示控制专利保护技术特征呈现在显示屏端的动态操作,而图形用户界面专利保护静态页面设计。虽然并非所有软件类技术皆可布局成显示控制专利或图形用户界面专利,一旦满足条件,利用显示控制专利及/或图形用户界面专利进行保护有助于强化侵权可视度,减少侵权举证的负担。

    中国专利侵权判定诉讼实务指南图
  • 明显地,图形用户界面专利是用来保护应用程序或APP的页面设计的。当软件类技术所产出的成品为应用程序或APP时,便可考虑采用图形用户界面专利进行保护,这类专利同样具有极高的侵权可视度,举证容易。

  • 相对于保护作品表达的著作权保护,专利主要保护的是开源软件的方法和功能。与商业软件相比,开源软件的诉讼较少,但在使用开源软件时若未得到开源软件中软件专利的授权许可,也可能存在专利侵权的风险。

  • 软件的运行隐身于后台,缺乏可视度,难以举证侵权,以至于不少权利人不以专利作为保护该类技术的形式。专利除了法律上的价值,还有商业上的价值,像是技术实力的展现和技术所有权的确权等,难以举证侵权只是现阶段的一个小瑕疵,不应因噎废食。综合评估,以专利来保护软件类技术有其优势。

  • 这是普遍的保护软件类技术的专利撰写形式。如前所述,这样的撰写形式导致侵权可视度低,在现行的司法环境下,难以充分举证侵权,维权不易。当特定前提被满足时,软件类技术可以改用下列形式撰写,进而提高侵权可视度。

  • 2.如果该软件还包含专利权,则使用该软件可能构成侵犯专利权行为,此时如果要估算侵权损害,就需要将侵犯专利权作为一项独立于侵犯著作权的侵权行为单独考虑,另外估算侵权损害。

  • 此权利要求界定的基本上都是显示屏上可见的步骤,用户只要在电商APP上照样操作,便知该APP是否落入此权利要求的范围。可以理解的是,此专利的技术特征主要还是在于后台软件的运算,由于该软件的技术特征可以反映在显示屏上,故该专利描述的重点聚焦于用户与显示屏的互动,侵权可视度因此大大提高。IPC分类号G06Q30/00里有不少类似的专利可参考。

  • 这个案件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原来的奇虎江民案里面坚持的,只有被诉产品和要求专利保护的外观设计的产品种类相同或相近时才可能构成专利侵权,好像被(2021)最高法知行终78号判决有所突破。我认为这两个判决的判定规则是完全相同的、没有突破,并没有对要求专利保护的包括图形用户界面的电脑'>电脑与涉案的软件进行比对。

  • 首先,《中国专利侵权判定诉讼实务指南》(正义—从粗糙到精细)的作者章建勤律师,就其著作第一编第三章包括图形用户界面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权侵权判定、第四章外观设计专利权评价报告在专利侵权诉讼中的价值、第七章产品外壳在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判定时的作用,进行了领读;并就《专利法》2020年修正后,整体外观设计专利权侵权判定和局部外观设计专利权侵权判定,结合引起广泛关注的360诉江民GUI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2016]京73民初276号)和江苏国泰新点软件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诉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涉GUI外观设计侵权案([2021]最高法知行终78号)发表了见解。

  • 因而,在撰写专利的时候应尽量从便于维权取证的角度展开,通常来说,若不需要对产品进行拆解或消费者使用时就可以得知产品的技术特征是更有利于取证的。另外,产品权利要求的侵权行为比方法权利要求的侵权行为多出“制造”这一行为,且侵权举证难度更低,故针对方法类专利,尤其是软件专利,应尽量同时布设产品专利权利要求,以便后期侵权取证。

  • 三是“准”。软件专利侵权证据通常需对照分析源代码,并须通过诉讼等特殊流程才能获取源代码。美国法院越来越多地将以软件为重点的专利视为“抽象”的,不具备申请专利资格,《中国审查指南》中关于保护客体、商业方法等的规则也有不确定性,企业需要在“专利”和“秘密”二者中进行精准战略选择。

顾问图片
还有“商标购买”的更多问题?,提交信息立即获取解答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