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商标资讯中心 >  广东农业品牌才能真正做起来

广东农业品牌才能真正做起来

  • 作者: 小象 发布时间:2024-01-13 19:21:39
  • 摘要

    三是品牌维护不够规范。多数农业主体经营较为分散,标准化程度低,缺少标准化生产规程,难以形成打造本地特色农产品名牌的合力;部分农业主体混淆“商标”和“品牌”的概念,认为“注册个商标就等于有了品牌”。品牌同质化严重,独特性塑造不强。有些区域公用品牌标准不严,监管不力,出现品牌“泛用”和未授权企业“滥用”等问题。

  • 三是品牌维护不够规范。多数农业主体经营较为分散,标准化程度低,缺少标准化生产规程,难以形成打造本地特色农产品名牌的合力;部分农业主体混淆“商标”和“品牌”的概念,认为“注册个商标就等于有了品牌”。品牌同质化严重,独特性塑造不强。有些区域公用品牌标准不严,监管不力,出现品牌“泛用”和未授权企业“滥用”等问题。

    广东农业品牌才能真正做起来图
  • 重视农产品商标注册和使用,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地理标志、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山东驰名商标。深入挖掘和整合区域农业资源,加强区域品牌建设管理服务,集聚和延伸品牌核心竞争优势,培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积极发展省和国家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高种植业食用农产品、渔业品牌比重,提高品牌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增加品牌农产品对现代农业的推动作用。

  • 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行动,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三大主体。全市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33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17家,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达到3.6万家。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累计注册商标2.2万个,全市85%以上的农业品牌来源于龙头企业或农民合作社。

  • 此次农博会虽已圆满落幕,但表现出来的行业发展趋势会成为农业从业者的一个风向标,期待农业行业在品牌的引领下、科技的赋能里,快速走向现代化,完成建设农业强国的伟大使命。

  • 一是引导主体增强意识“育”品牌。一方面,加强对企业、农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和农户等品牌创建主体的培育,充分调动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积极性,探索发展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为基础、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关联紧密、链条完整、利益共享的产业化联合体。另一方面,加大财政扶持和融资支持力度,鼓励优势品牌企业牵头组建行业协会和企业集团抱团发展,合力创建特色和优势品牌,引导农业经营主体注册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商标,大力发展绿色食品'>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

  • 2.促进农业从业者收入增长。不能为从业者带来平均利润率水平以上收入的农业,很难被认为是强国农业。换言之,继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促进农村劳动力分工分业,减少农业从业人员,在维护小农户根本权益的基础上,以越来越少的人种越来越多的地为改革的目标取向,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和服务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挖掘农业从业者在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努力使农业从业者获得全社会劳动就业人员的平均收益,实现农业与非农产业劳动效率和劳动报酬均衡,提高农业从业者的人力资本和生产积极性。

  • 省人大代表、韶关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清华指出,“12221”让广东农业从业者们逐渐觉醒,有了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品牌推广要持续深入,品牌文化要靠时间的积淀。‘12221’为全省农产品市场化、品牌化提供了原则性、系统性框架,市场体系建设不能弱化、只能深化。只有深化、持续性投入、建设和推广,广东农业品牌才能真正做起来。”

  • 中央提出,要“健全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对农业区域品牌的建设,描述得很具体。

  • “产业区域特色的形成,以及品牌农业建设的不断加强,不仅提升了漳州农产品的美誉度,更给漳州农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黄水木说。截至目前,全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和名牌农产品各1个、福建名牌农产品(含加工品)156个、地理标志商标(产品)142件;共有23件涉农商标获得驰名商标保护,还有声名远播的平和琯溪蜜柚、白芽奇兰、华安铁观音、南靖兰花、漳州水仙花、诏安红星青梅、云霄枇杷、竹塔泥蚶等8件地理标志商标。

顾问图片
还有“商标购买”的更多问题?,提交信息立即获取解答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